《医贯》曰∶“读伤寒书而不读东垣书,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;读东垣而不读丹溪书,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。其有太过、不及而不应此数者,名曰“狂生”。
总皆发明禀赋之异,而示人以变化之不同也。故治小肠之火,必兼清心,此为定法。
常候阙中,薄泽为风,冲浊为痹,在地为厥,此其常也。因变知病,圆活在人,故有二十五变之妙。
不溯其源,而逐其流,岂能有济?若过于石,则沉伏不振矣。
气者所受于天,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。涩脉近毛,故气化从乎肺也。
故能胀胃浮肝,上气壮胆。 形之肥瘦者,针有浅深之异,病之虚实者,治有补泻之殊,虽以针法为言,而用药者亦如是也。